长沙肿瘤

膀胱癌腔内灌注化疗的几种方式

2022-04-18 19:09:10 来源: 长沙肿瘤 咨询医生

一.膀胱癌腔内灌注化疗药物 丝裂霉素 丝裂霉素(MMC)含两个烷化中央,其作用原理是使细胞的DNA解聚,同时阻碍DNA的复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分裂。丝裂霉素(MMC)较早应用于膀胱肿瘤灌注化疗,但近年来研究不多。丝裂霉素40mg~60mg 治疗每周1次,连续6~8次后改为每月1次以往研究表明其对中低危表浅膀胱癌的复发及进展的防备有一定作用。 表阿霉素(Epirubicin E-ADM) 表阿霉素是近年除卡介苗以外应用于膀胱灌注治疗最多的药物,也是最常用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海内外对其研究报告很多,使用方案各异,但大多对其疗效是肯定的。表阿霉素在术后 6h内单次灌注表阿霉素80mg。也可在术后1-2周开始应用,表阿霉素30mg,每周一次,8次为一疗程。研究表明表阿霉素膀胱灌注化疗对中低危膀胱肿瘤患者应用价值较大。 米托蒽醌 米托蒽醌(MTZ)是近年来合成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可用于膀胱肿瘤的灌注化疗。表浅性膀胱癌(T1,G1~3)灌注冲洗MTZ12?每周1次,6周后每月1次,连续6~8月。或者MTZ20?每周1次,连续6~8周。 羟基喜树碱 羟基喜树碱(HCPT)是从喜树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为喜树碱的羟基衍生物,主要对增殖细胞敏感,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作用于S期,还有一定免疫抑制作用。虽然其应用于抗肿瘤治疗已经有近20年历史,但国内外对其膀胱内灌注化疗没有进行广泛的研究,因而文献资料较少。有部分学者认为羟基喜树碱(HCPT)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有较好的效果和较多的长处,毒副作用少而轻,明显优于其他灌注药物。但其观点不具代表性,有必要对羟基喜树碱在膀胱灌注化疗中的效果进行进一步研究。 吉西他滨 吉西他滨是一种细胞周期特异性抗代谢类嘧啶合成抑制剂,主要作用于DNA合成期的肿瘤细胞,即S期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阻止G1期向S期的进展。国外对其相关研究主要是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的耐受性、毒性以及短期疗效。方法:分别以吉西他滨500mg、1000mg、1500mg、2000mg(配生理盐水100ml),行膀胱灌注化疗(12周)表明有效,且副作用较少,但因随访时间短,还不能对吉西他滨在膀胱灌注化疗中的效果作最后判定,因此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文献报道。 卡介苗(BCG) BCG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膀胱内灌注药物。现在对表浅膀胱癌的治疗意见比较一致,不但可以预防复发,并且防止向浸润癌发展,从而增加了生存率。 一般认为BCG灌注的治疗期,直接影响治疗结果,研究认为BCG6周疗程后每6个月治疗3周,连续3年效果较好。也有建议延长到4年。 灌注治疗所用的灌注物很重要,过去用化疗药如塞替派、丝裂霉素C等,疗效不佳,虽然各个治疗组报告的结果可能不同,但总的5年无瘤生存率不超过20%。近年来用BCG作膀胱灌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5年无瘤生存率是64%。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是近年来研究比较多的,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疗法。有关研究已较广泛深入,但要详细有效的应用,估计需到数年以后,现在研究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白细胞介素-2(IL-2) 2.肿瘤坏死因子(TNF) 3.干扰素(IFN) 基因瘤苗的应用 。 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 二 膀胱癌腔内联合治疗 (一)BCG与细胞因子联合治疗 (二)化疗药物与细胞因子联合治疗 有的研究者用化疗药品替代BCG作膀胱灌注,总的治疗效果不如BCG灌注,常用的药品有噻替派(Thio-Tepa)、丝裂霉素等,近来有人报告,用表阿霉素 50mg溶于50ml平衡液中,术后一周开始作膀胱灌注,共一个月,以后每月一次,总的两年。另设一组表阿霉素50mg+100万Uα2b-IFN(干扰素)对比效果,后一组疗效为好,也无明显的副作用。随诊平均20个月,1年无瘤生存率后一组63%,前一组是44%。(三)化疗药物与微波加热联合治疗 膀胱内卡介苗灌注治疗已经被证实比膀胱内化疗更有效。膀胱内治疗需要一种新的高效低毒的治疗方式。有一项研究课题是局部微波加热和化疗对中度和高度恶性表浅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效果的研究。结论:对比卡介苗和膀胱内化疗的文献资料,微波诱导加热结合丝裂霉素治疗方案对中度和高度恶性表浅膀胱癌患者相对其它治疗方案,尤其是卡介苗治疗失败的患者,已经表现出期望中的独特价值。 三 综合评价 生物治疗或联合治疗疗效最佳 现阶段的膀胱腔内治疗药物很多,常用的是卡介苗、表阿霉素、丝裂霉素,其中公认疗效比较好的是卡介苗。但卡介苗引起的膀胱炎(91%)、高热(3.9%)、肉芽肿性前列腺炎(1.3%)等较其他药物明显。羟基喜树碱、吉西他滨、苏拉明虽然是新近用于膀胱肿瘤腔内治疗并显示出一定优势,但就化疗药物发展前景来说,肯定要让位于生物治疗或联合治疗。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基因瘤苗、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等在肿瘤治疗上更接近人体生理,但目前疗效还不理想。联合治疗就现阶段来说,疗效较好,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四.操作方法 膀胱灌注的疗效与局部药物浓度成正比同时依靠于药物与膀胱壁的接触时间其方法为:膀胱灌注前4~8h禁水,以减少尿液的生成,备好药液后,嘱患者排空膀胱,清洁会阴,取屈膝仰卧位,双下肢自然分开,按导尿程序进行消毒,插尿管排尽余尿,将药物用适量无菌生理盐水稀释,用注射器抽吸药液,经尿管注入膀胱,注毕再注5~10ml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尿管,嘱患者平卧30min,以后按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俯卧位、头低足高位、立位各15min轮换1次,连续2次保留至少2h后排泄方可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疗效。
TAG: